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24, Vol. 19 ›› Issue (4): 287-293.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4.005
李阳1,3,王颖雯2a,3,顾莺2a,陈伟明2b,胡静2a,马健2c,金芸2b,杨玉霞2b,沈伟杰2b,王文超2c,胡沈洁2c,缑兆阳2a
LI Yang1,3, WANG Yingwen2a,3, GU Ying2a, CHEN Weiming2b, HU Jing2a, MA Jian2c, JIN Yun2b, YANG Yuxia2b, SHEN Weijie2b, WANG Wenchao2c, HU Shenjie2c, GOU Zhaoyang2a
摘要: 背景:少有对指南推荐意见依从性和实施障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急诊科和PICU医护人员对《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简称指南)的依从性及其障碍因素。 设计:田野研究。 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急诊、PICU、普通病房3个部门为田野地,通过参与医护人员对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实践,以田野笔记的方式描述我院急诊科或PICU执业的医护人员向普通病房单向转运的现况,分析指南推荐意见实施面临的障碍因素。基于指南第1~5条推荐意见,参考指南PICU至目标科室流程,转化为3个环节(转运前、转运中和到达转入科室)10项具体指标,通过描述性观察和访谈、焦点观察和选择性观察采集指标素材,采用题纲式分析法,从田野笔记逐篇提取基线数据,并分析具体指标的依从性和实施的障碍因素。 主要结局指标:依从指南第1~5条推荐意见的障碍因素。 结果:2024年1月1日至3月21日在我院对25名医护人员(急诊科7名护士,PICU 7名医生和11名护士)实施的49例次危重患儿院内转运进行了观察,从急诊科转运至PICU 10例次,从PICU转运至内科和外科病区分别为18和21例次。参与院内转运的25名医护人员,年龄(31.3±5.0)岁,49例次转运中,患儿年龄(70.0±48.6)月,平均转运时长(16.1±6.0)min,平均床旁交接时间(6.8±3.5)min。床旁交接中断11例次,在转运过程中记录到2起不良事件,分别为忘记携带鼻饲奶和患儿在转运途中发生呕吐。转运前、转运中和到达转入科室3个环节共涉及10个指标,基本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转运决策、安置患儿和提问3个指标;不完全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病情监测、电话沟通、转运规划3个指标;不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转运人员配备、设备和药品配备、评估与记录和病情交接4个指标;建议接纳患儿准备指标为指南推荐意见。指南实施面临的潜在障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变革实践积极性不高、转运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推荐意见与临床情境差距大、指南部分证据依从性不佳、指南推荐意见创新因素不足。 结论:指南推荐意见在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中依从性不佳,障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对院内转运安全性认知不足,指南推荐意见与院内转运临床情境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