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24, Vol. 19 ›› Issue (5): 385-391.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5.012
邓钰莹,梁晓潼,陈淼,黄子微,纪吉婷,张泽辉,龙佳仪,潘顺,刘丽
DENG Yuying, LIANG Xiaotong, CHEN Miao, HUANG Ziwei, JI Jiting, ZHANG Zehui, LONG Jiayi, PAN Shun, LIU Li
摘要: 背景: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不断升高,现有研究多探讨单一生活行为对体成分的影响,缺乏综合生活行为与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关联情况。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体成分的关联。 设计:横断面调查。 方法:研究对象为广州市中小学2019年4月在校的6~17岁学生。采用Hologic Discovery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体成分测量,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学生的健康生活行为,根据睡眠充足、适度静态行为时间、充足的中高强度运动、天天吃早餐、天天吃蔬菜、天天吃水果、无含糖饮料摄入7个条目评价健康生活行为指数,并根据总分(0~7分)划分等级:低(0~2分)、中(~4分)、高(~7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生活行为指数及其等级与体成分指标(Z值)的关联。 主要结局指标:全身和中心脂肪蓄积,全身和四肢肌肉水平。 结果:1 703名6~17岁学生中男生924名(54.3%),女生779名(45.7%)。调整了年龄、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后,在男生中,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骨骼肌质量指数(MMI)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呈正关联(β均=0.07,95%CI均为0.02~0.12),以低级行为指数为对照,中、高级指数与MMI(β中级=0.22;β高级=0.30)和ASMI(β中级=0.22;β高级=0.29)的Z值增加存在关联;在女生中,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体脂率(BF%)、内脏脂肪面积(VFA)和脂肪肌肉比(FMR)的 Z值存在负关联(β均为-0.07,95%CI均为-0.12 ~-0.01),以低级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为对照,高级指数与BF%、VFA和FMR 的Z值降低存在关联,β系数分别为-0.29、-0.29和-0.28。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在青春期男生(12~17岁)和女生(10~17岁)中,以上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体成分指标的关联仍然存在。 结论:健康生活行为指数与男生肌肉质量增长及女生的全身和中心脂肪蓄积减少存在关联,且这些关联在青春期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