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24, Vol. 19 ›› Issue (4): 272-281.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4.003
付盼1a,王传清1a ,俞蕙1b,吴霞1b ,许红梅2a,景春梅2b,邓继岿3a,王红梅3a,华春珍4a,陈英虎4a,陈学军4b,陈益平5a,杨锦红5b,李继安6a,王世富6b,曹清7a,王星7b,邓慧玲8a,蔡慧君8b,郝建华9a,高巍9b,黄园园10 ,项红霞11 ,卓志强12a,黄美恋12b
FU Pan1a,
WANG Chuanqing1a, YU Hui1b, WU Xia1b, XU
Hongmei2a, JING Chunmei2b, DENG Jikui3a, WANG
Hongmei3a, HUA Chunzhen4a, CHEN Yinghu4a, CHEN
Xuejun4b, CHEN Yiping5a, YANG Jinhong5b, LIN
Ji'an6a, WANG Shifu6b, CAO Qing7a, WANG Xing7b,
DENG Huiling8a, CAI Huijun8b, HAO Jianhua9a,
GAO Wei9b, HUANG Yuanyuan10, XIANG Hongxia11,
ZHUO Zhiqiang12a, HUANG Meilian12b
摘要: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 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设计:横断面调查。 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 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 结果:2023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8 335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0%和6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5%)、肺炎链球菌(12.4%)、金黄色葡萄球菌(11.8%)、流感嗜血杆菌(10.2%)和卡他莫拉菌(6.4%)。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最主要分离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和大肠埃希菌(14.4%)。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47.1%),最主要分离株为肺炎链球菌(24.3%)和流感嗜血杆菌(19.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4.7%和98.6%。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脑脊液来源和非脑脊液来源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3.2%和9%。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7.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7%、8.1%和30.8%。新生儿组CRPA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7% vs 7.4%,P<0.01),而CRAB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23.2% vs 32.1%,P<0.05)。新生儿组CRAB对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新生儿组(P<0.05)。ICU中MRSA、CRE、CRPA和CRAB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科室(P<0.001),尤其是CRAB比例高达62.9%,高于血液科(23.5%,P<0.01)和其他科室(28.1%,P<0.001);此外,血液科患儿CRE的比例为12.8%,高于其他科室(3.5%,P<0.001)。 结论:2023年,中国儿童CRE和MRSA检出率较往年有所下降;CRAB和CRPA总体检出率较前2年有所升高,其中新生儿组CRPA检出率较高,非新生儿组CRAB的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ICU和血液科MDROs的主动筛查和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