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接触性导管污染是慢性腹膜透析儿童发生腹膜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目的:调查慢性腹膜透析儿童中导管污染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设计:横断面调查。
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慢性腹膜透析治疗并随访的患儿。收集患儿及其照护者的一般资料,从腹膜透析档案中截取导管污染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患儿年龄、性别、透析疗程、有无兄弟姐妹,主要照护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与患儿关系、首次培训考核分数,透析过程中是否更换操作者)。
主要结局指标:导管污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263例慢性腹膜透析患儿均采用全自动腹膜透析(APD),男128例(48.7%),开始APD时(7.9±4.2)岁,透析疗程13(5,21)个月,19例患儿(7.2%)中途更换了操作者。共发生48例次导管污染(18.3%),其中干性污染30例次、湿性污染18例次。1例湿性污染后出现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抗感染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透析疗程>2个月的患儿中导管污染的发生率高于透析疗程≤2个月的患儿(20.5% vs 6.8%,P=0.03),更换APD操作者的患儿导管污染的发生率高于未更换者(68.4% vs 14.3%,P<0.001),导管污染组患儿主要照护者的首次培训考核分数低于导管未污染组[(96.3±1.1)分 vs (97.1±1.2)分,P<0.001]。患儿照护者首次培训考核分数(OR=0.54,95%CI:0.40~0.74,P<0.001)、透析过程中更换照护者(OR=11,95%CI:4.07~37.43,P<0.001)是导管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儿童腹膜透析导管污染以干性污染为主,患儿照护者首次培训考核分数以及透析过程中更换照护者是发生导管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