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25, Vol. 20 ›› Issue (1): 36-40.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5.01.005
于晓政,吴捷
YU Xiaozheng, WU Jie#br#
摘要: 背景:中国地区儿童遗传性胰腺炎(HP)病例报道少。 目的:探讨儿童HP的临床特征与基因特点。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参照儿童胰腺炎国际研究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诊断急性胰腺炎(AP)、慢性胰腺炎(CP)、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和HP,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9月住院病案首页中第一诊断为HP的病历, 从病历系统和随访记录中截取以下信息: 性别、发病年龄、诊断年龄、家族史, 临床表现、血清学、影像学、并发症、内科治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短期和长期随访结局、基因突变信息。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特征与基因特点。 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48例HP进入本文分析。男30例(62.5%), 首次发病年龄(8.0±3.8)岁,诊断年龄(8.7±3.7)岁, 发病年龄0~7岁占45.8%。首次以AP起病33例(68.8%), 46例(95.8%)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腹痛, 合并营养不良23例(47.9%)。 影像学显示, 胰腺钙化21例, 胰腺肿胀15例, 胰管扩张14例, 合并胰腺分裂12例,合并胰管结石8例, 合并胰腺假性囊肿 5例(10.4%)。17例共行18次ERCP手术, 1例治疗失败(再治疗成功), 术后3个月复发10例(58.8%), 术后1年随访复发14例 (82.4%)。48例HP均行基因检测: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NK1)基因突变33例(68.8%)、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因子(CFTR)基因突变7例(14.6%)、丝氨酸蛋白酶1(PRSS1)基因突变4例(8.3%);突变来源于母亲23例(47.9%)、父亲17例(35.4%)、父母双方7例(14.6%), 自发突变1例(2.1%);经蛋白结构预测致病或可能致病36例(75%)、意义未明12例(25%)。 结论:中国HP患儿SPINK1基因突变占比高,且与胰腺钙化、CP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