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制定工作组
2016, 11 (2): 81-96.
摘要5336)      PDF (2101KB)(10804)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坐高和下肢长生长参照标准值及生长曲线
张亚钦, 李辉, 宗心南
2021, 16 (3): 197-203.
摘要5270)      PDF (821KB)(2809)   
背景:坐高和下肢长是线性生长评价中的有用指标,但我国儿童青少年这两个指标的生长参照标准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并未完整公布。 目的:研究和制定中国儿童青少年坐高和下肢长的生长参照标准及曲线,供临床医学及其他相关领域参照使用。 设计:横断面调查。 方法: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九省(市)城区92 494名0~18岁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和坐高测量数据,以身高减去坐高计算获得下肢长,应用LMS方法制定坐高(顶臀长)和下肢长的生长参照标准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 主要结局指标:坐高和下肢长的生长参照标准值。 结果:①建立了0~18岁男、女童坐高和下肢长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参照标准值,并绘制了两项指标的标准化生长曲线。②坐高生后第1年增长约14 cm,第2和3年分别增长约6 cm和4 cm,之后每年以2~3 cm幅度稳定增长,男童11~13岁、女童9~11岁坐高增速略提高,之后增速减慢,男童17岁、女童15岁基本停止增长。③下肢长生后第1年增长11~12 cm,第2年增长约6.5 cm,2~5岁以每年4~5 cm幅度增长,之后每年以3~4 cm增长,男、女童分别在15岁和13岁基本停止增长。 结论:建立的坐高和下肢长的生长参照标准值与标准化生长曲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诊治进展
代丽芳, 丁昌红, 方方
2019, 14 (5): 395-400.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9.05.016
摘要755)      PDF (929KB)(2473)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张云婷 马生霞 陈畅 刘世建 张崇凡 曹振波 江帆
2017, 12 (6): 401-409.
摘要2621)      PDF (609KB)(7547)   
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幼儿家庭实施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徐秀 邹小兵 柯晓燕 童连 张崇凡
2021, 16 (5): 327-332.
摘要794)      PDF (501KB)(2414)   
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实施行为管理的专家共识
柯晓燕 徐秀 陈立 杨莉 杨斌让 胡庆梅 程明安 张崇凡
2022, 17 (4): 274-280.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2.04.003
摘要1000)      PDF (570KB)(2609)   
基于上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追踪研究数据库构建的成熟度偏移值预测公式的队列研究
潘其乐 尹晓峰 朱镕鑫 蔡广
2024, 19 (1): 24-30.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1.005
摘要291)      PDF (2193KB)(1039)   
摘要 背景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趋势被认为是“生活状况的生物标准”,体现基因轨迹、以营养和疾病为核心的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情况等综合效应。不同个体间存在生长发育上的速率差异。目的 通过身高、坐高和体重纵向随访数据构建的成熟度偏移值预测公式,评估个体生理成熟度。设计 队列研究。方法 基于上海生长发育追踪研究队列(SLGDS)数据库(简称SLGDS数据库),在6.0~14.0岁儿童青少年纵向监测数据中,采集有≥4次完整的体格测量指标(身高、坐高和体重)且每次采集间隔≥11个月的数据,其中男童10岁前和12岁后至少有1次体格测量指标,女童9岁前和11岁后至少有1次体格测量指标。选择年龄、身高、体重、坐高及其交互或比率的14个变量用于男童和女童成熟度偏移值预测公式的建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Lasso回归模型,分性别进行预测变量的筛选,采用逐步回归构建成熟度偏移值预测公式。并对公式的预测性能,根据R2、估计标准误差(SEE)和Bland-Altman分析进行评估。主要结局指标 成熟度偏移值[测量时实际年龄-生长突增高峰年龄(aPHV)]。结果 在SLGDS数据库中,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儿童580名。建模人群439名(男童180名,女童259名),验证人群141名(男童56名,女童85名)。男童和女童建模组和验证组人群总体测量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跟踪时长男童建模组人群较验证组人群短、女童建模组人群较验证组人群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个建模变量中,经相关性分析、lasso惩罚函数和线性回归,男童(年龄、坐高和BMI)和女童(年龄、坐高和克托莱指数)各3个变量分别进入预测公式函数,男童的成熟度偏移值=-15.553+0.705×年龄+0.067×坐高+0.063×BMI[可解释成熟度偏移值中91.6%的差异,SEE为0.625,偏差为-0.02年,95%一致性界限(LoA)为-1.244~1.210],女童的成熟度偏移值=-14.240+0.668×年龄+0.084×坐高+0.002×克托莱指数(可解释成熟度偏移值中93.5%的差异,SEE为0.542,偏差为0.01年,95% LoA:-1.059~1.072)。基于验证组人群,本文公式男童和女童SEE分别为0.758和0.065;Mirwald公式2002加拿大男童和女童SEE分别为0.960和0.112;Moore1公式2015加拿大女童SEE为0.122,Moore1和Moore2公式男性SEE分别为1.021和1.076。总体显示,SEE值男童高于女童,本文公式的SEE值最低,预测效果更佳。本文公式在男性-1.5 aPHV和女性-1.2 aPHV年龄段,成熟度偏移值呈现剪刀叉但与校准曲线偏离更小;Mirwald公式和Moore公式在男性-3.6 aPHV、女性-6.7 aPHV年龄段成熟度偏移值呈现剪刀叉但与校准曲线相对本文公式偏离大。结论男童基于年龄、坐高和BMI,女童基于年龄、坐高和克托莱指数建立的上海儿童青少年人群的成熟度偏移值预测公式,预测效果优于目前国际常用的成熟度偏移值预测公式。
儿童短肠综合征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 儿童短肠综合征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
2024, 19 (3): 161-172.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3.001
摘要528)      PDF (896KB)(974)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工作组
2021, 16 (1): 1-42.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1.01.001
摘要2263)      PDF (7541KB)(2846)   
运动后心率恢复的研究进展
康美华 王成
2014, 9 (1): 72-76.
摘要1291)      PDF (716KB)(3676)   

摘要:心率恢复(HRR)指数显示运动停止后心率下降的速度,运动后HRR异常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及其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独立危险因子。HRR减慢指运动后心率下降不足,与交感神经功能缺陷和(或)迷走神经激活有关。临床主要用于评价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风湿免疫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动脉高压等儿童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表明有望通过药物治疗与运动训练等提高自主神经功能的干预措施改善异常的HRR。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母乳使用专家共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母乳使用专家共识核心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营养学组(筹)
2021, 16 (3): 171-178.
摘要1106)      PDF (576KB)(2523)   
无摘要
新生儿有创血气分析专家共识
新生儿有创血气分析专家共识专家组 曹云 韩彤妍 张谦慎 武辉 田秀英 容志惠 李丽玲 王欢欢 赵卓宇
2023, 18 (6): 405-409.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6.001
摘要713)      PDF (834KB)(1474)   
胆道闭锁诊断与治疗循证实践指南
陈功 姜璟㼆 汤悦 朱叶 肖现民 王建设 沈桢 王瑞 郑珊 张崇凡
2022, 17 (4): 245-259.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2.04.001
摘要1291)      PDF (1573KB)(2496)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流程(第二版)对遗传疾病候选变异基因筛选用时和准确性分析
杨琳 董欣然 彭小敏 陈乡 吴冰冰 王慧君 卢宇蓝 周文浩
2018, 13 (2): 118-123.
摘要1183)      PDF (1071KB)(252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和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分子诊断中心(本中心)2015年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和临床诊断流程(复旦流程1.0)及其升级后的流程(复旦流程2.0)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以复旦流程1.0和2.0对本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送检行二代测序分子诊断的连续样本,进行初步数据分析结果、流程用时和准确性的比较和分析,并以典型病例具体说明复旦流程2.0的主要特点。 结果:2017年11月7~14日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的、行临床外显子检测的112例进入本文分析,初步数据分析结果的比较,进入人工数据审核的变异数量,复旦流程1.0平均210个,复旦流程2.0平均25个;完成112例从样本送达测序完成到初步报告形成时间,复旦流程1.0为78.8 h,复旦流程2.0为19.8 h;与人工审核后阳性结果判读符合率为63.6%(7/11),阴性结果判读符合率为84.2%(85/101)。 结论:复旦流程2.0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和自动地进行大样本量的数据分析,可以用于临床大样本量的高通量数据分析及解读。
晚期早产儿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李正红 王丹华 童笑梅 邵洁 陈平洋 曹云
2022, 17 (6): 0-0.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2.06.001
摘要1125)      PDF (618KB)(2074)   
正常儿童青少年GP图谱法和中华05法评估骨龄一致性研究
蔡广 潘其乐 朱镕鑫
2020, 15 (6): 441-446.
摘要2125)      PDF (987KB)(1590)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中GP图谱法(GP法)和中华05法评估骨龄的一致性,并与生活年龄比较。方法:纳入上海市徐汇区和静安区5所小学和中学的6~18岁健康在校中小学生,拍摄左手X线骨龄片,由2名骨龄阅片专家分别独立进行GP法和中华05法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GP法骨龄、中华05法骨龄、生活年龄的相关性,采用Kappa方法对GP法骨龄、中华05法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范围行一致性检验。结果: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4 151名学生完成骨龄片采样,男2 184名,女1 967名。①Pearson分析:在总体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男、女生中,GP法骨龄和中华05法骨龄相关系数r为0.888~0.988(P<0.000 1);GP法骨龄或中华05法骨龄与生活年龄的相关系数r为0.487~0.851(P均<0.001)。②Kappa分析:在总体和不同年龄段的男、女生中,Kappa值均<0.5。③在男生10岁、女生9岁前GP法骨龄小于中华05法骨龄(P<0.000 1),女生9岁时2种方法评估的骨龄一致(P>0.05),之后男、女生GP法骨龄均大于中华05骨龄(P<0.000 1)。④与GP法相比,中华05法骨龄更接近于男、女生的生活年龄。结论:在正常儿童青少年中,GP法和中华05法评估骨龄的一致性较低,需结合其他发育指标进行发育状态评估。就本次采样人群而言,中华05法骨龄更接近于生活年龄。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坐高下肢长比和坐高身高比的参照标准与生长曲线
张亚钦 李辉 宗心南 武华红
2023, 18 (4): 298-302.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4.010
摘要621)      PDF (819KB)(1002)   
背景 坐高下肢长比(SH/LL)、坐高身高比(SH/H)是评价身材匀称度的主要指标,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我国尚缺乏这2个指标完整详实的参照标准值和曲线图供实际工作使用。 目的 研究制定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SH/LL和SH/H的参照标准值和生长曲线。 设计 横断面调查。 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九省(市)城区92 494名0~18岁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和坐高测量数据,以身高减去坐高计算获得下肢长,并计算SH/LL和SH/H,应用LMS方法进行拟合,制定SH/LL和SH/H的标准差单位参照值并绘制生长曲线。 主要结局指标 SH/LL和SH/H的生长参照值。 结果 建立了SH/LL和SH/H的标准差单位参照数值(-3SD、-2SD、-1SD、0、+1SD、+2SD、+3SD)及曲线图。儿童SH/LL出生时平均为2.0,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男童13岁、女童11岁达到最低点(1.11和1.13),之后出现小幅增长,18岁时男、女分别为1.16和1.18。SH/H的变化规律与SH/LL一致,出生时平均为0.67,即出生时坐高在身高中所占比例为67%,随年龄增长下降至最低(0.53),18岁时升至0.54。 结论 SH/LL和SH/H参照标准与生长曲线适用于评价中国儿童青少年身材比例匀称度,可与“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标准”配套使用。
《如何使用ROBINS-I和其他非随机研究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证据体的质量进行评级》文献解读
金雪娟 王吉耀
2021, 16 (6): 442-445.
摘要1340)      PDF (1256KB)(2116)   
危重症儿童营养评估及支持治疗指南(2018,中国,标准版)
危重症儿童营养评估及支持治疗指南(2018,中国)工作组 钱素云 陆国平 许峰 祝益民 王莹 刘春峰 任晓旭 张育才 朱雪梅 高恒淼 周涛 党红星 张崇凡
2018, 13 (1): 1-29.
摘要1024)      PDF (4893KB)(2974)   
利妥昔单抗在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中应用临床实践指南
利妥昔单抗在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中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
2023, 18 (4): 245-254.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4.001
摘要910)      PDF (577KB)(1445)   
新生儿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和经皮氧分压血气分析临床实践指南
王欢欢, 赵卓宇, 韩彤妍, 张谦慎, 武辉, 容志惠, 李丽玲, 邓英平, 王瑞, 曹云, 张崇凡
2024, 19 (1): 1-6.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1.001
摘要390)      PDF (425KB)(782)   
基于初潮时骨龄预测女童初潮后身高剩余生长潜力的横断面调查
武华红, 李阳, 郭佳运, 李辉
2021, 16 (2): 99-103.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1.02.004
摘要2012)      PDF (646KB)(1203)   
背景 初潮是女童进入青春发育后期的重要标志,也是身高干预的最后一个机会窗口期,且初潮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差异很大。正确认识和掌握女童初潮后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可为临床实践中不同初潮年龄女童的终身高评估和干预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通过分析女童初潮时年龄、骨龄和体格发育特征,探讨初潮后预测终身高(PAH)的临床评估方法。设计 横断面调查。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至2018年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我院)生长发育门诊就诊、有女童月经初潮时间、体格测量数据、骨龄X片的病例。排除初潮时间与就诊时间间隔≥3个月的病例、病历诊断中有明确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疾病、病历诊断中有明确病因引起的继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或外周性性早熟和既往使用过生长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药物的病例。按事先定义的方法计算实际年龄、骨龄、身高的标准差分值(HtSDS)、PAH和预测生长潜力、骨龄HtSDS(HtSDS BA)和女童遗传身高,3名儿童保健科医生从纸质或电子病历中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病历、提取数据和判断,单人录入至Epidata数据库。以初潮年龄每1岁为段分组,以初潮时骨龄每0.5岁为段分组。 主要结局指标 初潮骨龄、PAH和预测生长潜力。 结果 ① 694例女童的初潮年龄8.5~13.2(10.7±1.1)岁,初潮时骨龄12.4~12.8(12.4±0.6)岁。②初潮年龄越小的女童,骨龄提前越多,HtSDS也越高。例如,8~岁组骨龄提前(3.8±0.5)岁,HtSDS为2.6±1.3;13~岁组骨龄落后(0.7±0.7)岁,HtSDS为-1.05±0.59。骨龄校正后不同初潮年龄组的平均HtSDS BA为-1.17~-0.68,组间差异较小。③初潮后的预测生长潜力为(7.3±2.6)cm,生长潜力仅与初潮时的骨龄高度负相关( r=-0.960, P<0.001),骨龄从11.0~岁组到13.0~岁组,平均生长潜力从12.7 cm降至4.0 cm( F=1 194.393, P<0.001)。④本研究获得PAH计算公式[0.868×身高(cm)-3.754×骨龄(岁)+73.677],拟合优度R 2=0.992,据此计算预期达到不同终身高的女童初潮时身高应达到的临界值。例如,女童初潮时骨龄为12岁,PAH达到150 cm则初潮时身高应>139.8 cm,PAH达到160 cm初潮时身高应>151.3 cm。 结论 女童初潮时骨龄相对稳定,骨龄是反映身体成熟度和预测月经来潮的可靠指标,也是预测初潮后生长潜力的关键指标。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制定工作组
2016, 11 (2): 97-98.
摘要1393)      PDF (475KB)(4203)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中静脉输液装置选择推荐意见的实施性研究
王颖雯 张青青 胡静 孔梅婧 顾莺
2024, 19 (2): 81-87.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2.001
摘要354)      PDF (497KB)(619)   
背景:实施性研究是指系统地将循证实践纳入到临床工作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有效性,弥补证据与临床实践的鸿沟的一类研究,但目前针对指南推荐意见的实施性研究受到的关注不多。 目的:基于《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简称指南)中住院患儿静脉输液装置(VAD)选择的推荐意见制定实施策略,评价证据的实施对患儿相关结局、医护人员的循证实践行为及医院组织环境的改变,以期发现不同临床情景推荐意见与临床实践的冲突。 设计:实施科学研究。 方法: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从4个层面(传播策略、实施过程策略、整合策略、能力建设策略)制定促进证据实施的策略和相应的个体化行动方案,并应用于输液治疗中VAD选择环节。基于REAIM框架,从覆盖人群、干预的效果、机构内采用情况和干预的实施4个维度评价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主要结局指标:VAD选择错误率、护士VAD选择行为依从性。 结果:实施时间为2022年5月30日至10月30日,干预组患儿2 343例次,对照组患儿2 309例次。(1)覆盖人群维度:实施期间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儿4 652例次,接受实施策略和个体化行动方案的患儿2 343例次。(2)干预效果维度:两组患儿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龄、是否急诊入院、是否手术和科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了年龄、是否急诊入院、是否手术和科别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VAD选择的错误率降低了26%(OR=0.745,95%CI:0.612~0.906);对照组较干预组静脉外渗/渗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70,95%CI:0.822~1.393);护士VAD选择的知识水平,干预组(83.9±12.4)高于对照组(56.0±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从性5条审查指标在实施前、中、后的依从性均为100%,4条审查指标在实施前、中、后的依从性显著提升,7条审查指标在实施前、中、后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机构内采用情况维度:实施期间,整群随机抽样的10个病区(100%)全程参与了策略实施;并采纳了指南中所有17条证据(100%);共设置多轮4个学时的理论培训和3个学时的操作培训以促进护士了解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214名护士(100%)全部完成培训课程。(4)干预实施维度:本研究制定的6条实施策略完成率为83.3%;干预前后外周静脉导管(PIVC)输液耗材成本效应为2.1>0,提示干预后可以节约成本。 结论:对指南推荐意见基于REAIM框架的覆盖人群、干预的效果、机构内采用情况和干预实施4个维度的过程评估良好,但干预效果中的护士VAD选择行为依从性评估一般。
指南研究与评价(AGREEⅡ)工具实例解读
韦当 肖晓娟 陈耀龙 姚亮 梁富翔 王琪 杨克虎
2013, 8 (4): 316-319.
摘要3792)      PDF (615KB)(4910)   

指南研究与评价(AGREE)工具自2003年正式发布以来,已经成为评价临床实践指南质量的重要标准,并于2009年推出第二版AGREE II。国内有学者对该工具进行了翻译和应用。本文通过结合中国指南实例,详细解读AGREEⅡ的各个条目,以期为国内研究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AGREEⅡ提供参考。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
2021, 16 (4): 255-261.
摘要861)      PDF (539KB)(2131)   
小于胎龄儿认知发育高危因素与早期干预实践指南(2024)
小于胎龄儿认知发育高危因素与早期干预实践指南工作组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与发育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 霍言言 龚小慧 王蔚沁 王瑞 张纪华 吴丹 朱江 陈津津 张崇凡
2024, 19 (4): 241-266.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4.001
摘要295)      PDF (34317KB)(590)   
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 儿科护理联盟急危重症护理学组 上海市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 上海市市级医院小儿内科专科联盟
2023, 18 (3): 165-175.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3.001
摘要829)      PDF (3280KB)(1386)   
中国0~5.5岁汉语母语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
吴赛双 赵瑾 王海娃 潘昊 张云婷 江帆
2023, 18 (5): 325-333.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5.001
摘要376)      PDF (871KB)(773)   
背景:构建语言发育里程碑并收集里程碑数据不仅是语言发育监测的关键步骤,也是语言筛查和诊断工具研发的前期基础。 目的:构建中国0~5.5岁汉语母语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为汉语儿童语言发育监测以及筛查诊断工具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设计:横断面调查。 方法:基于现有发育评估工具和国内外文献,通过专家咨询、认知访谈后建立语言发育里程碑条目库。于2022年10~11月,按地域及经济发展水平分层选取浙江、四川、辽宁、江西、海南5个省1 976名0~6岁儿童,分为13个月龄组。采用城乡、性别、年龄段分层的方法,以家长报告的形式分别在社区(<36月龄)和幼儿园(≥36月龄)进行发育里程碑数据采集。采用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对不同年龄组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中英文条目及数据比较。 主要结局指标:应答率,项目功能差异,模型拟合度,各条目通过概率为25%、50%、75%时估计的发育月龄。 结果:共有63个语言发育里程碑条目被纳入条目库。经过数据清洗,1 659名儿童被纳入数据分析,其中男827名,女832名,年龄(2.5±1.9)岁。63个语言里程碑的条目应答率均高于99%,3个条目呈现出了母亲教育程度上的项目功能差异,14个条目呈现出模型拟合度不佳。 结论:应用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建立的0~5.5岁汉语语言发育里程碑,较好地描述了汉语母语儿童语言发育轨迹,为未来汉语母语儿童语言发育工具的开发、语言发育的临床监测和相关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
青少年24小时活动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范围综述
缪宇铃 肖昕怡 姜艳蕊 王广海 江帆 林青敏
2023, 18 (1): 42-51.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1.007
摘要822)      PDF (883KB)(1015)   
背景:由于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所构成的24 h活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异质性极大等局限,难以得出足以指导临床实践的高质量证据集合。 目的:总结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设计:范围综述。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9月28日,以睡眠、久坐行为、身体活动、24 h活动、心理健康、青少年为检索词构建中英文检索式,纳入健康儿童青少年人群的24 h活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推断的研究。通过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进行筛选,在数据提取和数据整合中,逐渐完善活动类型、测量方式、测量项目分类、测量具体项目的数据提取表格。 主要结局指标:青少年24 h活动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类型及其测量工具。 结果:中英文数据库共检索到927篇文献,经去重、初筛和全文筛选后,最终纳入55篇文献,其中横断面研究45篇(82%),前瞻性队列研究10篇。睡眠:54篇描述了睡眠时长,4篇评估了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日间嗜睡情况和睡眠中断情况。久坐行为:50篇为主观报告,5篇为客观报告,46篇涉及屏幕暴露。身体活动:主观报告和客观评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分别为47篇和8篇。32篇文献关注了抑郁,9篇关注了焦虑,5篇关注了压力,35篇关注了其他心理健康结局(正性情绪、行为问题、生活满意度或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心理疾病及症状、情绪调节能力和手机成瘾)。44篇文献探索24 h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8篇文献使用等时替代模型探索24 h活动结构的改变,3篇探索24 h活动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 结论:青少年24 h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尚少,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待规范统一,未来需针对现行24 h活动推荐时间建立等时替代模型或在真实世界进行干预研究,寻找既能够最大发挥24 h活动的健康效应,又能够让青少年人容易达到的24 h活动时间的推荐组合。
第三讲:如何报告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国际报告规范STROBE解读
詹思延
2010, 5 (3): 223-227.
摘要2227)      PDF (1219KB)(6555)   
《诊断准确性研究证据质量评价:研究设计、偏倚风险、间接性》文献解读
刘雅莉 彭晓霞
2021, 16 (6): 469-471.
摘要221)      PDF (313KB)(915)   
社会和心理学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规范(2018)解读
卢存存 杨楠 柯立鑫 刘明 毕志江 李慧娟 荀杨芹
2019, 14 (1): 74-77.
摘要451)      PDF (341KB)(1313)   
EB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刘璐瑶 孙金峤 王晓川
2017, 12 (3): 219-232.
摘要435)      PDF (905KB)(3261)   
被引次数: Baidu(8)
基于选择健康测量工具共识标准评价SNAP-Ⅳ量表测量属性的系统评价
赵泽慧 胡思源 蔡秋晗 陈月月 蔡莉莉
2023, 18 (3): 215-220.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3.010
摘要268)      PDF (423KB)(725)   
背景:SNAP量表(Swanson, Nolan, and Pelham, version scale)是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核心症状应用最广泛的测评工具,但仍无针对其测量性能的系统评价,由其导致的偏倚,可能影响测量工具的评价效力。 目的:基于选择健康测量工具共识标准(COSMIN)系统评价SNAP-Ⅳ量表的测量属性,为儿童ADHD的筛查、协助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有证据支持的推荐。 设计:系统评价。 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21日,由2人背靠背行文献筛选,并参照COSMIN手册对SNAP-Ⅳ量表的测量性能进行客观评价。 主要结局指标:SNAP-Ⅳ量表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 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涉及6个语言版本。SNAP-Ⅳ量表内容效度综合评价,相关性、全面性和可理解性均为“充足”(中等质量证据),未报道SNAPⅣ量表研发的相关内容。SNAP-Ⅳ量表父母版和教师版均表现为“充足”的内部一致性(高质量证据)。没有高质量证据表明测量属性“不足”,总体推荐意见为“A”。 结论:推荐SNAP-Ⅳ量表用于ADHD患儿的筛查、协助诊断和治疗评估,其结果可信。
中国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生长参照标准
宗心南 李辉 张亚钦 武华红
2020, 15 (6): 401-405.
摘要1852)      PDF (1838KB)(1203)   
目的:研究制定中国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生长参照标准及曲线,为全面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体格生长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天津、沈阳、长沙和深圳13个城市调查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排除影响参照标准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建立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百分位参照值及生长曲线。结果:共调查24 375名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男13 197名、女11 178名。体重/头围比随胎龄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身长/头围比随胎龄增长在胎龄37周前呈增长趋势,胎龄37周后增长趋势不明显。研制出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P3、P10、P25、P50、P75、P90、P97 生长参照值及曲线图。男新生儿体重/头围比略高于女新生儿,在不同胎龄P10、P50、P90上差值范围0.21~0.37 kg/m。男、女新生儿身长/头围比差异较小,在不同胎龄P10、P50、P90上差值范围-0.01~0.01。体重/头围比在主要百分位上的拟合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身长/头围比在主要百分位上的拟合值与实测值在胎龄32周后一致性较好、在胎龄32周前差异略大。结论:采用最新的有国家代表性的大样本数据,建立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标准化生长参照值,供临床及科研相关工作者参照使用。
新生儿X连锁隐性遗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1例病例报告
刘太祥, 马晓路, 施丽萍
2019, 14 (5): 387-388.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9.05.014
摘要564)      PDF (992KB)(1291)   
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项目难度改良及反应度和精确度研究
史惟
2018, 13 (2): 81-87.
摘要718)      PDF (1982KB)(1842)   
目的:重新确定复旦中文版GMFM的项目难度顺序,并与GMFM-66进行反应度和精确度比较,改良后的GMFM项目难度顺序可以更好地适宜所有年龄脑瘫患儿。 方法:本研究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于2001至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康复中心及其上海儿童康复合作群中的21家合作单位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的脑瘫患儿,每例至少有1次诊断脑瘫18个月以后的评估数据。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由指定治疗师或医师在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房间采用复旦中文版GMFM-88进行。由GMAE(version1.0)得出GMFM-66分值。分别将每个GMFM-88项目转化为3个小项,从而将GMFM-88转化为含264个测试小项的GMFM-264,每项1个评分点(0、1)。采用Rasch分析中的等级量表模型分析GMFM-264测试结果与264个小项,生成经改良的复旦中文版GMFM量表项目难度顺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纳入反应度和精确度分析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3岁和~6岁组各次评估结果间的GMFM-264与GMFM-66的分值差异比较两种计分方法的反应度和精确度。 结果:1 198例脑瘫患儿3 498次GMFM评估结果纳入分析,男801例,首次评估时平均年龄(4.5±3.8)岁。Rasch分析结果显示,GMFM-264小项中不适合项目占总项目的2.3%(6/264),表明本量表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具有良好的单维性,最终形成包括264小项的复旦中文版GMFM改良项目难度顺序,<3岁组中,GMFM-264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明显高于GMFM-66。 结论:改良后复旦中文版GMFM项目难度顺序扩展了与标准化评估相结合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干预目标制定项目池,提升了GMFM在脑瘫患儿尤其是婴幼儿脑瘫儿童中的反应度和精确度,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化脑瘫患儿粗大功能评估与干预系统提供了基础模型与数据。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
2023, 18 (1): 1-12.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1.001
摘要880)      PDF (1217KB)(1405)   
《诊断准确性研究证据质量评价:不一致性、不精确性、发表偏倚以及其他》文献解读
彭晓霞 刘雅莉
2021, 16 (6): 472-474.
摘要203)      PDF (861KB)(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