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24, Vol. 19 ›› Issue (4): 294-301.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4.006
金禹汐1ab,李小雨2,刘一佳2,韩林利1ab,华益民1ab,范振鑫2,周开宇1ab,李星1ab,李一飞1ab
JIN Yuxi1ab, LI
Xiaoyu2, LIU Yijia2, HAN Linli1ab, HUA Yimin1ab,
FAN Zhenxin2, ZHOU Kaiyu1ab, LI Xing1ab, LI
Yifei1ab
摘要: 背景:川崎病(KD)的病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认为特殊基因背景下所导致的免疫反应是最终诱发KD免疫损伤并导致冠状动脉损伤的关键因素。 目的:探讨基因易感性在KD发病、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中的意义。 设计: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南诊断完全性KD,根据 JCS/JSCS 2020 指南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2 为标准定义冠状动脉损伤。完全性KD组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我院)连续招募无血缘关系的完全性KD患儿;对照组纳入我院儿保科行健康体检并采集血标本的儿童。通过对两组行外周血标本基因组测序,原始数据质量控制、富集分析及位点注释,筛选与KD易感性、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及关联基因,比较KD的治疗反应及临床结局。 主要结局指标:KD及其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相关基因及SNP。 结果:KD组177例,冠状动脉损伤32例(27%),IVIG抵抗55例(31%),对照组139例,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上游分析,筛选了609 732个 SNP。2组以汉族和少数民族分类主成分分析呈现部分分离,性别分类的主成分分析不存在亚结构。以P<0.000 1为阈值,在KD易感性的分析中共筛选出MYT1L、CYP26B1、NECTIN3、TENM3、GFI1B、KNDC1、LOC100133315、RNF121、SYNE3、MAPKBP1、SLFN14、MYOM1、ABCA7、PIP5K1C、PTGER1 15个候选基因(30个相关SNP位点),在冠状动脉损伤易感性的分析中共筛选出DGKH、CCDC130、KLF7、METTL6、COLQ、PRKN 6个候选基因(19个相关SNP位点),在IVIG抵抗的易感性分析中共筛选出MICALCL、NT5DC3、KRT75、LOC105370980、TXK、BRD2 6个候选基因(8个相关SNP位点)。 结论:KD易感性的分析中MYT1L(chr2, rs4381806)、NECTIN3(chr3, rs2399373)、MAPKBP1(chr15, rs2303517)对探讨KD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的相关候选基因及SNP位点的研究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