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23, Vol. 18 ›› Issue (2): 137-141.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3.02.012
刘方云1,2,彭盼1,2,吴腾辉1,2,陈晨1,2,尹飞1,2,彭镜1,2
LIU Fangyun1,2, PENG Pan1,2, WU Tenghui1,2, CHEN Chen1,2, YIN Fei1,2, PENG Jing1,2
摘要: 背景: SMARCA2基因变异可导致不同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表型。 目的: 总结SMARCA2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 设计: 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 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录进“儿童智力障碍/发育落后临床大数据”和“儿童癫痫临床大数据”数据库的0~18岁、SMARCA2基因变异为致病或可能致病,且首次就诊后有随访记录的病例。收集患儿人口学信息,母孕史、出生史和既往史,癫痫发作形式和频率,抗癫痫发作治疗的药物及剂量,查体和脑电图及生长发育评估资料;末次随访截止至2022年1月。结合既往文献报道,总结SMARCA2相关疾病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主要结局指标: 癫痫发作频率。 结果: 6例SMARCA2相关疾病患儿中,男女各3例,例1~5诊断为Nicolaides-Baraitser综合征(NCBRS),例6诊断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随访时间为1.75(0.58~3.25)年。均否认既往高热惊厥病史、其他颅内病变病史及家族类似病史。均存在不同程度发育落后。癫痫发作中位起病年龄为9(8~19)月龄。例6癫痫发作表现为痉挛发作、强直痉挛、不典型失神发作及肌阵挛发作;例1~5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4例,局灶性发作3例,痉挛发作2例,丛集发作2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例1~5均有特殊面容,表现为三角脸、长睫毛、鼻梁低平、长人中;均身材矮小、小头畸形;例6仅表现为鼻梁低平。6例经丙戊酸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氯巴占和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2例发作完全控制,4例显著好转。均为SMARCA2(NM_003070)新生杂合错义突变,例1~5错义变异均位于ATP酶/C末端解旋结构域,例6位于小解旋酶/SANT相关结构域。例1~6变异位点依次为:c.2554G>A/致病、c.2564G>A/致病、c.3394G>A/致病、c.2551G>A/致病、c.2830C>A/可能致病、c.1399C>T/可能致病,例3~6突变位点未见报道。 结论:SMARCA2基因变异导致以NCBRS为主要表型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SMARCA2相关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具有一定的基因型-表型关联特征,共同特征为发育落后/智力障碍和癫痫,NCBRS患儿还存在特殊粗糙面容和发育畸形,语言落后突出。